娱乐FOCUS6月21日报道 从庸常的对自由的理解而言,窦靖童无疑是绝对自由的。她从未被世俗地禁锢过,至少从这个方面看,窦靖童也是幸运的。很多人在自由之外,容易迷失,但窦靖童没有,她多次表达她的清醒,在自我认知上,在自我追求上。 她今年24岁,是同龄人刚刚踏入社会接受洗礼的年纪,但她已经身在其中许久。一个人的成长方式有很多种,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从众的,恰恰窦靖童不愿意这样做,正是因为她足够清醒,足够坚定,所以才趟了一条常人不敢轻易尝试的路,才成为了今天的窦靖童。 初露锋芒 《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》是窦靖童的第二部大银幕作品,也是她本人首次担纲领衔主演的影片。接演这部影片的理由很简单,因为“和导演投缘”,所以就去了,没有高深的分析,也没有精细的盘算,仅仅是喜欢。 这样的风格很“窦靖童”。人人都羡慕她这种无需反复权衡拿捏的利落。早先在《幻乐之城》节目里,她被何炅问“为何来参加节目”,她答道:“我妈叫我来的”,那个神态局促又诚恳。 毕竟不是科班出身,窦靖童也坦言,她对表演的困惑,“没什么概念,情感爆发的地方会比较难,越想越后怕。”但好在,导演李孟桥给了自己很多鼓励和自由发挥的空间,“除了很重要的情绪一定要表达出来之外,怎么去表达,或者台词是不是就要一字一句跟着剧本走,她不会这样要求。” 窦靖童坦言,她很依赖导演,“只要导演觉得行,我就会放心一点”。但她似乎很享受这个探索未知的过程,对表演还带着新鲜感,觉得“好玩”,她说,拍戏的一两个月,能把自己从自己的生活中拎出来,放到一个真空的环境,感觉自己的生活好像暂停了一样,在这个真空环境里,和一些人做一些事,真真假假之间来回切换,“这个状态让我很亢奋”。 电影里要演的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儿, 她困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,想要找寻心灵出口,接受自己不愿接受的,“全面地接受自己。” 窦靖童说,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在映射自己的内心,内心那些情绪,映射着她周围的环境。 但让她收获更大的,还有电影制作,一部电影从创作到结束,这个过程是什么样。她兴奋于这样一厘一寸看得见的收获。 第一次参演电影作品便小有所得。在电影《第十一回》中,她凭叛逆少女多多一角,拿下了第9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女配角奖,那时的她才22岁。 而《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》已入围第50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,她将以领衔主演的身份出席电影节,当被问到这期间的感受时,窦靖童迟钝了,她不知道“应该感觉怎么样”,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。 等她长大 本片中,窦靖童也担任配乐工作,“明显地感觉其实他正在发酵着,虽然声音可能不是你第一个会注意到的东西,但他其实在默默地做着他的一种氛围世界的构造。” 为了给影片配乐,窦靖童翻唱了与非门乐队的《乐园》。这不是她第一次制作电影音乐,《七月与安生》《第十一回》中,窦靖童的音乐天赋缓缓释放。 在谈到电影音乐和个人音乐的不同时,窦靖童说,电影音乐更像命题作文,“需要把自己个人的那部分东西稍微收回来一点,需要更关注这个电影的画面里面正在描述什么东西,与其说是我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而现在是给了我一个命题,我要围绕这个命题,这个画面里面正在发生着一些事情。画面里没有很明确地说出来但你却感觉到的东西,是不是能用音乐呈现它。” 在音乐上,窦靖童有着同龄人难以复刻的光芒。15岁发布第一首原创歌曲《With You》,16岁拥有第一支进棚录制并在iTunes音乐商店上架的作品《Blue Flamingo》,17岁拍摄了第一部MV《My Days》,19岁推出首张个人英文创作专辑《Stone Café》,坊间甚至流传着一句话,整个华语乐坛都在等她长大。 窦靖童的谈吐远比她的年纪要成熟。2019年北京国际电影节颁奖时,主持人问她,会一直演下去吗?她诚恳地回答:希望会。我们问她,是一个坚持自己表达的人吗?她又答:希望是。她通常不会给外界太过确定的答复,学会在说话间给自己留有余地。 再者,她曾谈过对期望和失望的认识。她说,她不会有任何的期望,失望来自于期望,没有期望,就不会有失望。“而且我做音乐,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回报。所以它发生了,那就是我的福分;它不发生,那也不会影响我继续去做这件事情。” 一个人的成长与她身边接触的人有关。她身边有很多大龄朋友。她总能在他们身上有意无意地看到很多个人经验,那些个人经验滋养了窦靖童的成长蜕变。陈可辛曾评价窦靖童在《七月与安生》中的词曲,“19岁写出了53岁的心境,感情很浓、很真挚。别看她只有19岁,其实是个非常成熟、有自己思想的女生。” 窦靖童告诉我们,周围的人对她的影响,并不是说教,而是他们只做自己的事情,过自己的生活。“他活出的那种姿态,他做出的作品,让你听了之后,你会觉得那种精神是我喜欢的,我也想要知道他是怎么样做到的,我不是要去模仿他,它更多的是你感受到他对自己的生活或者对自己音乐的态度,那种影响是很深刻的。” 自在,坚定 在音乐上,人们势必会拿这个命里注定会跟音乐有关的小孩和她的父母相比较,试图从窦靖童身上捕捉父母的影子,包括她的台风、声线、音乐风格等等。 她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,对她的音乐影响最大的是她的姑姑窦颖和姑父贝贝,她跟我们再次谈到她的姑父,“他就是一个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出来的人,是一个完全遵循自己内心的一个人。我每次听他的音乐,就好像看见他这个人一样,他的那种简单纯粹很打动我。那是一个我很向往的东西。” 窦靖童似乎比旁人更加清醒。她至今没看过1995年在香港的那场轰动一时的摇滚音乐会。她说,音乐是没有可比性的,我们做的音乐是不同的音乐,所以没必要去说谁做得更好,谁是更好的音乐人。 窦靖童说,她曾在网上看到一个音乐人这样写道,“当你写东西的时候你其实在传达一种美,而且是你所认为的美,当你传达的是你所认为的美的时候,等于传达的其实是你自己的内心世界,你的内心世界跟别人的内心世界是不一样的。所以当每一个人传达自己内心世界美的时候,你才会看到这个世界多姿多彩,看到不同的内心世界,以音乐或者以各种不同的媒介,所以我们现在有的各种不一样的音乐,其实是一个个的内心,一个个的世界。”她很认同这个道理,“做音乐我需要考虑的是把我自己觉得美的东西,分享出来。所以外界的声音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,我希望做到不要太在意它。” 当然,她并非从一开始便如此坚定,坚定自己是一个过程。“小时候不懂,会随着大溜儿走,这个年龄的女孩是要做什么,我是不是就要这样去做呢?我自己喜欢什么,不喜欢什么,我想要做什么,不想要做什么,我的性格到底是怎么样的,这些东西都需要时间和不同的事件慢慢去摸索,包括你了解了以后能不能接受它。” 正如《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》所讲的那样,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接受的那一部分,比如,愤怒、傲慢、嫉妒、焦虑……只能慢慢与自己和解,才能继续往前走。 窦靖童也通过旅行释放自己,找寻自己。那个过程,就像打破了一个巨大的泡泡,让自己走出来,回到当下,专注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,无论是生活、采访、洗脸、吃饭,“你就会发现一切都还是照样运转着,你的事情,你内心的崩溃不会让这个世界有一点变化。你也会跟自己内心的纠结产生一种距离,从而看清自己。” 来源: 娱乐FOCUS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