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上善若水"和"当仁不让"出自不同的典籍,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思想。
上善若水:
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八章,原文为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” 意思是:最高的善行像水一样,水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,甘于处在低洼之地,因此接近于“道”。 这句话强调谦逊、包容和无私的品质,像水一样柔顺却能成就万物。
当仁不让:
综合理解: “上善若水”教导人们要像水一样谦逊、包容,默默奉献。 “当仁不让”则鼓励人们在面对正义和责任时,要勇敢承担,不推卸责任。 两者结合,既强调柔和的处世态度,又强调在关键时刻的担当精神。
|